测试测量仪器是一种用于获取目标物某些属性值的工具或设备。 这些仪器通常具有刻度或其他测量单位,用于精确测量各种物理量、化学成分或性能参数。它们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业生产、质量控制的多个领域。
一、校准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校准标准
校准标准可以是已知准确度的标准仪器,例如在电导率电极常数的测定校准中,已知浓度的KCL溶液的电导率可作为标准来确定电极常数。
2.准备校准装置
校准装置可以是专门用于校准仪器的设备,需要确保其功能正常且符合校准要求。
3.选取校准样品(若需要)
有些校准需要特定的校准样品,其具有已知准确值,可用于检测仪器的准确性。
4.准备校准记录
校准前要准备校准记录表,记录校准的日期、时间、操作人员等信息。
5.检查环境条件
若在检定(校准)室进行校准,环境条件应满足实验室要求的温度、湿度等规定。例如,某些测量依据JJF1667 - 2017《工频谐波测量仪器校准规范》的测量环境条件为环境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50±15)%。
二、仪器校准步骤
1.仪器拆卸(若需要)
在进行仪器校准之前,必须将需要校准的仪器从安装位置拆卸下来(如果仪器安装位置会影响其准确性和稳定性的话),以免影响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仪器校准系统的安装
将仪器安装到仪器校准系统中,以便于仪器校准。
3.检查仪器状态
连接仪器校准系统后,需要检查仪器的内部状态和外观是否正常,以确保仪器在校准前能够正常工作。
4.开始校准
按照相应的校准规范或方法进行校准操作。不同类型的测量仪器有不同的校准方法,例如气相色谱法可直接测定经有机溶剂萃取的水样中的元素磷来进行相关校准,通过测量电导电极在一定浓度的KCL溶液中的电导来确定电导率电极常数等。
根据校准系统的指示来完成仪器校准。
5.保存校准结果
记录完成校准的结果,分析校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校准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