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质量光学影像测量仪时,需要注意以下核心事项:
1.操作前准备与工件吊装
在使用质量光学影像测量仪进行工件吊装前,必须将探针退回原点,为吊装位置预留足够的空间。吊装过程中应确保平稳,避免撞击影像测量仪的任何构件,以防损坏仪器或影响测量精度。
2.环境要求与维护保养
仪器应放置在清洁干燥的室内,室温控制在20℃±5℃,湿度低于60%,以防止光学零件表面污损、金属零件生锈以及尘埃杂物落入运动导轨,影响仪器性能。使用完毕后,工作面应及时擦拭干净,并罩上防尘套。同时,应定期对仪器的传动机构及运动导轨上润滑油,保持机构运动顺畅。
3.正确安装零件与坐标系建立
在安装零件前,需确保零件与测量机的温度要求相符,以避免因温差导致的测量误差。建立坐标系时,必须保证所建的坐标系符合图纸的要求,这是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性的关键。
4.程序运行与干涉预防
当编好程序自动运行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探针与工件的干涉,这通常需要在编程时增加拐点来避免。这一步骤对于保护仪器和确保测量准确性至关重要。
5.重载管理与工作台使用
对于一些大型较重的模具、检具,在完成测量后应及时吊下工作台,以避免影像测量仪工作台长时间处于承载状态,这有助于保护仪器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6.专业维护与软件设置
仪器的精密部件,如影像系统、工作台、光学尺以及Z轴传动机构等,均需经过精密调校,客户不应自行拆卸。同时,软件已对工作台与光学尺的误差进行了精确补偿,用户也勿自行更改,以免产生错误的测量结果。对于仪器LED光源的更换或任何其他问题,应通知厂商由专业人员解决。
7.操作培训与安全规程
操作前的培训是安全使用质量光学影像测量仪的第一步,确保操作人员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制定和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于预防事故和设备损坏至关重要,包括正确的开机、操作和关机程序,以及在出现故障时的紧急响应措施。
8.技术支持与风险管理
供应商应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快速的事故响应服务,以帮助客户及时解决操作中的问题和设备故障。同时,进行定期的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如改进工作流程和增加安全设施,也是确保仪器安全使用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