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定:检定是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符合法定要求的活动,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校准:校准是在规定条件下的一组操作,其目的是使仪器的示值误差尽可能减小并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定与校准的重要性
提高测量准确性:通过定期检定和校准,可以及时发现并修正仪器的误差,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保障产品质量:精确的仪器是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关键,通过检定和校准,可以确保生产线上使用的仪器性能稳定,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促进科研进步:科研领域对测量精度的要求极高,精确的仪器计量检测与校准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推动科研工作的深入发展。
维护企业声誉:企业使用经过计量检测与校准的仪器,可以展现其对产品质量和客户需求的重视,从而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实施方法与流程
建立完善的计量检测与校准体系:企业应建立明确的检测与校准周期、方法、标准和责任人等,确保计量检测与校准工作的有序进行。
选择合适的计量检测与校准机构:企业应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具有资质、技术水平和良好信誉的校准机构。
定期进行计量检测与校准:企业应按照既定的周期,对所使用的仪器进行计量检测与校准,对于关键仪器,可适当增加检测与校准的频率。
记录并分析计量检测与校准数据:企业应详细记录每次计量检测与校准的数据,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仪器的性能变化,为后续的维护和更新提供依据。
加强仪器使用和维护管理:企业应加强对仪器使用和维护的管理,确保仪器在正确的操作和维护下运行,同时定期对仪器进行保养和维修,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检定周期
根据国家《计量法》的有关规定,计量器具应在检定周期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使用,超过检定周期不得使用,必须重新检定。
强检器具的检定周期一般不会超过一年,有的甚至严格规定不超过半年。
检定合格标识
经检定合格的仪器要贴有检定合格标识,标识上要标明仪器型号和有效期起止日。
对于检定不合格的测量仪器及设备,要停止使用并要有相应的标识。
超期、损坏、丢失、报废、封存制度
测量仪器及设备严禁超期使用,超出有效期的要及时送至相关计量部门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测量仪器及设备在作业时损坏不能自己修复的,要按照公司相关规定送到生产厂家或有修理资质的单位进行修理,修好后要需要送检的,要送到国家计量检定部门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
对于测量仪器老化、机械损伤无法修复的测量仪器及设备要申请报废,并及时与公司测量仪器管理部门补充。
对于以下几种情况测量仪器要进行封存:测量仪器老化、机械损伤无法修复、连续两个检定周期未进行检定、因技术更新换代不再适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