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光学测量仪是一种非常精密的仪器,对安装和使用的环境有严格的要求,以确保其测量精度和稳定性。以下是几个主要的环境要求:
1. 温度控制
环境温度:环境温度应尽量保持在20℃±1℃范围内。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测量仪的精度。
热源控制:机房内应避免有过多的热源,如计算机、设备和人员。这些热源可能会导致温度波动,影响测量精度。
空调使用:空调的风向应避免直接对着仪器吹,建议让空调向上吹形成大循环,或者通过双层隔板吹下来,使温度尽量均匀。
2. 湿度控制
相对湿度: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30%至80%之间。高湿度可能导致机械表面生锈,影响仪器的平滑移动。
除湿措施:对于南方潮湿地区,建议安装除湿机,以保持适宜的湿度。
3. 防振措施
振动控制:测量仪应避免受到额外的周围振动。当频率小于10Hz时,周围振动的振幅不应超过2μm(峰-峰差值);当频率在10Hz到50Hz之间时,加速度不应超过0.4Gal。如果振动超过这些限制,应采取防振措施,如安装振动阻尼器。
4. 无尘环境
清洁度:测量仪的构成组件必须保持无灰尘。虽然防尘罩对仪器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但仍需定期清洁。
5. 电源稳定性
电源要求:使用90~264VAC,47-63Hz,10Amp下的稳定电源,以确保仪器正常运行。
稳压措施:如果实验室供电网不稳定或经常断电,应在电源输入处设置一个延时开关,以保护仪器。
6. 光照条件
光照控制:测量仪不能放置在强光或太阳直射的光照环境下,否则会影响测量精度。
机房设计:机房应避免光照,建议采用双层窗户,并设计过渡间,减少人员进出的影响。
7. 电磁环境
电磁干扰:仪器应尽可能远离高强度的电磁场、静电场及产生高频波的电气设备,以防干扰信号。
高精度光学测量仪对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包括温度、湿度、振动、清洁度、电源稳定性、光照条件和电磁环境等方面。只有在这些条件得到良好控制的情况下,才能确保测量仪的精度和稳定性,从而获得可靠的测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