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影像测量技术实现电池壳体微米级精准检测

2025.10.21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35%,电池壳体的几何精度已成为决定整车安全与续航的关键指标。最新一代光学影像测量系统通过亚像素边缘提取与多频闪照明技术,可在30秒内完成壳体全长600mm范围内的平面度、孔位及轮廓度检测,重复精度稳定在±0.8μm,较传统接触式方案效率提升12倍。

  该系统采用双远心镜头与低畸变光学设计,配合纳米级光栅尺闭环反馈,实现全幅面光学畸变小于0.02%。针对铝合金壳体表面反光问题,系统内置偏振照明模组与HDR算法,可自动消除高亮噪点,确保边缘提取误差低于0.3像素。实测数据显示,对0.5mm薄壁壳体的微裂纹检出率提升至99.2%。

  在产线集成方面,设备支持MES系统直连,测量数据实时上传云端。通过AI缺陷分类模型,系统可自动区分冲压毛刺、铣削刀纹与材料褶皱三类典型缺陷,误报率控制在0.5%以下。某头部车企应用后,壳体不良品流出率从1200ppm降至35ppm,单条产线年节省返工成本超200万元。

  技术迭代路径显示,下一代系统将引入蓝光干涉测量模块,使Z轴分辨率突破50nm,可检测壳体表面10nm级镀层厚度差异。配合5G+边缘计算架构,2025年有望实现全检节拍压缩至15秒以内,推动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进入“零缺陷”时代。

请填写个人信息
提 交

已收到您的个人信息,
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与您联系。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