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系统测试助力航天器镜头零缺陷交付

2025.10.26

  最新一轮光学系统测试在航天器载荷镜头研制阶段完成,通过非接触多元传感测量技术对全链路像差、杂散光与热漂移进行闭环验证,使关键光学指标一次性通过率提升至99.7%,为后续在轨高分辨率成像奠定数据基础。

  测试系统采用亚微米级影像三次元平台,结合激光差动共焦与光谱共焦双传感架构,可在同一坐标系内同步获取镜片面形、中心厚与装配同轴度。其0.05 μm重复精度确保对RMS值小于λ/40的高面形镜片也能精准识别局部误差,避免传统接触式探针带来的划伤风险。

  针对航天级温差工况,系统内置-40 ℃至+80 ℃的主动温控舱,实时采集不同温度下的焦点漂移曲线,并自动生成热补偿表。实验数据显示,某批次Φ150 mm反射镜组在极端温度循环后波前误差变化量控制在0.015λ以内,满足长寿命任务需求。

  软件端引入AI缺陷分类引擎,可在30 s内完成百万像素级图像的颗粒、划痕、镀膜缺陷识别,误报率低于0.3%。测试报告一键生成符合航天标准的可追溯电子记录,缩短传统人工复检周期80%,显著降低项目时间成本。

  随着光学系统测试技术持续迭代,未来在深空探测、商业遥感等航天任务中,高可靠镜头交付周期有望再压缩15%,推动我国空间光学载荷制造能力迈向更高水平。

请填写个人信息
提 交

已收到您的个人信息,
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与您联系。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