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影像测量技术实现电池壳微米级检测突破

2025.10.26

  随着新能源汽车对续航与安全要求不断提升,电池壳体的尺寸精度被严格限定在微米级。最新光学影像测量系统通过亚像素边缘提取算法与多光谱照明技术,将重复测量精度稳定在±0.8 μm以内,较传统接触式方案提升近一个数量级,为壳体密封槽、防爆阀孔等关键部位提供全尺寸数据支撑。

  该系统采用双远心镜头与低畸变光学设计,在200 mm×150 mm视野内实现0.1 μm/像素分辨率;配合五轴伺服平台,可在30秒内完成一件壳体的360°扫描。内置AI缺陷识别模块可自动标记划痕、压痕及微裂纹,误报率低于0.3%,大幅提升产线直通率。

  针对新能源汽车铝制壳体易反光、温度敏感的特点,系统引入主动温控光源与偏振滤光片,将热漂移控制在0.5 μm/℃以内。同时,蓝光扫描模式可穿透表面阳极氧化层,直接获取基材真实轮廓,确保焊接面与密封胶槽的匹配精度。

  在航天级洁净车间实测中,该方案对0.05 mm薄壁壳体的壁厚均匀性检测重复性误差仅为0.12 μm,完全满足IP67防护等级对壳体变形的严苛要求。数据实时上传MES系统,实现单件追溯与工艺闭环优化,助力电池包能量密度提升3%以上。

  目前,该技术已扩展至医疗植入级钛合金壳体检测,其非接触特性避免二次划伤,为高端制造领域提供了可复制的微米级质量控制范式。

请填写个人信息
提 交

已收到您的个人信息,
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与您联系。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