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测量技术引领汽车模具精度革命

2025.10.27

  三维测量技术正以亚微米级精度重塑汽车模具制造标准,通过非接触式光学扫描与多元传感融合,将模具型面误差控制在±0.003 mm以内,使整车装配间隙缩小30%,直接推动风阻系数降低0.008,成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与降能耗的关键突破口。

  技术核心在于五轴联动激光扫描与蓝光投影的协同工作:蓝光条纹可在0.2秒内捕获800万个数据点,配合AI边缘计算实时滤噪,复杂曲面一次扫描即可完成全尺寸比对;多元传感器同步采集温度、振动及材料回弹数据,自动生成补偿曲线,确保钢铝混合模具在200 ℃温差下仍保持±0.005 mm的重复定位精度。

  在冲压车间实测中,采用该技术后模具调试周期从72小时压缩至18小时,试模次数由平均7次降至2次;某款电动SUV侧围板模具经优化后,单件轮廓度误差稳定在0.012 mm,焊接工位实现零间隙搭接,整车NVH测试声压级下降1.3 dB,直接节省后期隔音材料成本约5%。

  面向未来,三维测量系统正集成5G+工业互联网,模具数据可实时回传云端进行孪生仿真,提前预测10万次冲程后的磨损趋势;同时开放的API接口支持MES系统调用,实现从钢板入库到成品下线的全闭环精度追溯,为汽车模具建立可追溯的“数字护照”。

  随着技术迭代,三维测量将把汽车模具精度基准从“丝级”推向“微米级”,为下一代800V高压平台及CTC电池结构提供更精密的制造保障,持续放大新能源汽车的续航与安全优势。

请填写个人信息
提 交

已收到您的个人信息,
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与您联系。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