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元测量仪赋能航天精密制造新飞跃

2025.10.29

  新一代三次元测量仪器通过多传感器融合与纳米级解析算法,将航天关键零部件的检测精度从±2μm提升至±0.3μm,为发动机涡轮叶片、燃料喷嘴等核心组件的批量一致性提供了数据闭环。该设备在真空恒温舱内仍能保持0.1μm重复精度,使航天器减重5%的同时推力提升3%,直接对应单箭运载能力增加200kg。

  技术亮点集中在“五轴联动扫描+蓝光干涉”双模测量系统:蓝光干涉模块可在30秒内完成叶片前缘0.02mm曲率半径的微米级扫描,五轴联动则实现复杂曲面360°无死角采样,采样密度达每平方毫米800点,较传统CMM效率提升4倍。内置AI缺陷识别算法对微裂纹检出率提高至99.7%,误报率低于0.05%。

  在航天器贮箱焊缝检测场景中,设备通过激光共聚焦传感器穿透0.8mm氧化层,实时生成3D熔深图谱,将氦质谱检漏的虚漏率从1×10⁻⁹Pa·m³/s降至5×10⁻¹¹Pa·m³/s。某型号卫星推进舱因提前发现0.05mm未熔合缺陷,避免潜在在轨燃料泄漏风险,经济价值超2亿元。

  未来三年,该技术将扩展至航天复材蜂窝夹层结构的全息应力场测量,通过太赫兹波层析成像实现碳纤维铺层间0.1mm脱粘缺陷的亚表面检测,推动我国重型火箭贮箱合格率从92%跃升至99.5%,为载人登月及深空探测任务奠定制造基础。

请填写个人信息
提 交

已收到您的个人信息,
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与您联系。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