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影像测量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其操作条件和温度范围对其测量精度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一、操作条件
无尘环境
光学影像测量仪需要在无尘环境下使用。因为即使是微小的灰尘颗粒也可能对测量结果产生显著影响。仪器的导轨、镜头等部件一旦沾上灰尘和杂物,就会对精度和成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必须定期清洁仪器,并尽量使环境达到无尘状态。进出人员应注意安全,要求换鞋或穿鞋套,并且需要减少进出。
温度和湿度控制
光学影像测量仪对环境温度和湿度有一定的要求。理想的工作温度应在18℃~24℃之间,不能超过这个范围,否则可能会损坏仪器,影响其精度。同时,环境湿度应控制在45%~75%之间,以防止仪器配件生锈,从而影响设备测量精度。
避免光的影响
测量仪器不能直接在阳光下使用,也不能放在阳光很强烈的地方。如果机器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可能会损坏仪器,并影响仪器的精度。
注意减震
如果仪器长期处于振动环境中,其部件可能会受到损坏,精度会下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振动,例如安装减振器。如果频率小于10Hz,振幅必须小于2um。
二、温度范围
光学影像测量仪的理想工作温度应在18℃~24℃之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仪器可以保证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如果温度超出这个范围,可能会导致仪器性能下降,甚至损坏仪器。
为了确保光学影像测量仪的正常运行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必须严格控制工作环境的温度、湿度、灰尘和振动等因素。这些条件对于维持仪器的精密度和延长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