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微米级影像测量系统已正式应用于心脏支架批量生产线,通过非接触光学扫描与多元传感融合技术,实现对镍钛合金管材外径、壁厚、激光切割槽宽等关键尺寸的全检,单件检测节拍≤3.2秒,确保每支支架几何误差控制在±2 µm以内,为后续药物涂层均匀性与疲劳寿命提供数据闭环。
系统核心优势在于“双光源+AI边缘识别”架构:蓝光共聚焦传感器负责镜面反射区域的高解析度成像,红外干涉传感器则穿透表面氧化层获取亚表层信息,AI算法实时补偿温度漂移与振动噪声,使重复性精度提升至0.8 µm。该方案可兼容直径1.5-8 mm、长度5-40 mm的多种规格支架,换型时间缩短至90秒。
在量产现场,影像仪与MES系统无缝对接,检测数据自动写入批次追溯码。一旦发现某批次壁厚CV值>1.5%,系统即刻触发声光报警并锁定料框,避免不良品流入电解抛光工序。三个月运行数据显示,支架表面缺陷漏检率由0.03%降至0.001%,直接减少下游PFO封堵器配套返工成本约18%。
面向未来,研发团队正将飞秒激光在线修调模块嵌入影像仪,实现“测-判-修”一体化:当检测到槽宽超差±1 µm时,激光头在30毫秒内完成局部重切,良品率有望再提升2个百分点。该闭环技术计划于下季度扩展至航天精密管路加工场景,进一步验证跨行业通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