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仪突破航天微米级精度制造瓶颈

2025.11.01

  最新一代影像仪测量技术通过亚微米级非接触扫描与多元传感融合,成功将航天器关键部件的制造误差控制在±0.8 μm以内,使我国在卫星姿控飞轮、深空探测光学支架等高价值零件的批量生产中首次实现“零配准”装配,大幅缩短发射前校准周期。

  系统核心功能体现在三大模块:第一,采用高分辨率光学系统与激光共聚焦协同,可在30秒内完成直径300 mm复杂曲面的全域扫描;第二,AI边缘计算芯片实时补偿温度漂移与振动噪声,保证全程数据稳定性优于0.1 μm;第三,开放的三维比对算法库支持GD&T、SPC等多标准输出,直接对接航天器数字孪生模型,实现测量—修正—再加工的闭环控制。

  在卫星飞轮支架的实测案例中,影像仪对72处微孔位置度进行在线监控,将原先需要4小时的人工抽检压缩至12分钟,同时将废品率由3.2%降至0.05%。通过测量数据反向优化五轴加工路径,刀具磨损补偿精度提升40%,单件加工时间缩短18%,为高密度星座组网任务提供了可复制的工艺模板。

  面向后续探月与火星采样返回任务,研发团队正将蓝光干涉模块与X射线断层扫描整合到同一平台,目标在2025年前把可测壁厚下探至20 μm,满足轻量化蜂窝夹层结构的无损全检需求,持续巩固我国在高端航天制造领域的领先优势。

请填写个人信息
提 交

已收到您的个人信息,
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与您联系。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