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的非接触式三次元测量系统,通过融合激光扫描、白光干涉与多光谱共聚焦技术,将航天器关键部件的检测精度提升至±0.8 μm,刷新行业纪录。该系统可在30秒内完成涡轮叶片全曲面扫描,并自动生成微米级三维模型,为航天器减重与可靠性验证提供数据支撑。
核心功能方面,设备采用五轴联动龙门结构,行程覆盖800 mm×600 mm×400 mm,重复定位精度达0.3 μm;内置AI算法可实时识别表面缺陷,误报率低于0.5%。针对航天常用钛合金、碳纤维复材等材质,系统配置了多波段光学探头,确保高反光与吸光表面均能获取完整点云。
在航天应用场景中,该测量仪已用于卫星燃料阀体微孔检测,将传统三坐标抽检模式改为100%在线全检,单件检测时间从45分钟缩短至6分钟;同时,其真空兼容设计可在10⁻³ Pa环境下稳定运行,满足空间模拟舱内原位测量需求。
测试数据显示,使用该系统后,某型号姿控发动机喷嘴的同轴度误差由3.2 μm降至1.1 μm,燃烧效率提升2.7%,预计每年可减少发射燃料消耗约180 kg。专家指出,微米级精度控制将直接延长航天器在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随着深空探测任务对轻量化与高精度的双重需求加剧,三次元测量技术正成为航天制造的关键环节。下一步,研发团队计划将测量范围扩展至米级舱段,并引入量子级联激光技术,目标在2026年前实现亚微米级空间装配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