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代OGP投影技术已在航天精密制造环节完成验证,首次将大尺寸舱段结构的全局测量精度稳定控制在±0.025 mm以内,较传统方法提升近一个数量级,为后续高密度装配与在轨可维护性奠定数据基础。
该技术核心在于多频结构光栅与AI相位解算算法的协同:高亮度LED阵列投射9组不同周期条纹,高速CMOS同步捕获变形信息;内置神经网络在0.8 s内完成亚像素级相位展开,自动生成三维点云,单幅视野可达800 mm×600 mm,实现“一扫即得”的毫米级全域检测。
面对航天铝合金-碳纤维混合舱段因热膨胀系数差异带来的形变挑战,系统引入温度补偿模块,通过分布式光纤实时采集壁板温度场,动态修正热漂移误差;同时,自适应曝光与HDR融合算法可在高反光铆钉与暗色隔热层之间自动平衡亮度,确保复杂材质边界清晰可测。
现场应用数据显示,单台设备可在30 min内完成直径4 m级舱段360°扫描,生成包含6.4亿坐标点的完整模型,缺陷识别率提升至99.3%,重复性误差低于0.01 mm;配合自动报告系统,检测效率提升5倍,人力成本下降60%,显著缩短型号研制周期。
随着该技术写入新一代运载火箭工艺规范,毫米级全局检测正从实验室走向批产线,未来还将扩展至卫星太阳翼、深空探测器燃料贮箱等关键部件,持续推动航天制造向更高精度、更高可靠性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