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影像仪驱动航天微米级制造精度革命

2025.11.18

  最新一代光学影像仪以亚微米级分辨率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正在改写航天器关键部件的制造标准。该设备通过非接触式三维扫描、AI边缘计算与实时温度补偿算法,将涡轮叶片、燃料喷嘴等复杂曲面轮廓的测量不确定度控制在0.3 μm以内,使我国新一代液氧甲烷发动机推力室合格率提升至99.2%,较传统接触式方案提高11个百分点。

  核心功能方面,系统采用双频激光干涉仪作为长度基准,结合2000万像素全局快门CMOS,实现每秒1200帧的瞬态轮廓捕捉;内置的多元传感模块可同时获取白光干涉、共聚焦与光谱共焦数据,对镍基高温合金表面氧化层厚度进行0.01 μm级分层解析。航天用户反馈,该方案使直径0.8 mm的冷却孔位置度检测效率提升6倍,单件测量时间由45分钟压缩至7分钟。

  技术特点上,设备通过航天级碳纤维骨架与气浮隔振平台,将振动噪声降低至0.02 g以下;自适应LED同轴照明系统可依据材料反射率动态调整光强,避免钛合金镜面反射导致的测量盲区。此外,开放的GDE(几何数据引擎)接口支持与MBD模型直接比对,自动生成符合AS9100标准的FAI报告,减少90%人工抄录错误。

  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长征系列火箭姿控阀体批量检测,累计完成3.2万件微米级验证,推动航天精密制造进入“零缺陷”量产阶段。行业专家指出,随着深空探测任务对轻量化、高可靠部件的需求激增,光学影像仪将成为保障航天器在极端环境下长期服役的关键基础设施。

请填写个人信息
提 交

已收到您的个人信息,
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与您联系。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