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非接触式影像测量系统已在我国某重点航天器结构件生产线完成部署,通过多元传感融合技术,将微米级缺陷检出率提升至99.97%,为“零缺陷”航天工程目标提供了关键质量保障。
该影像仪采用复合式光路设计:高分辨率CCD实时捕捉零件边缘轮廓,激光共聚焦扫描补充深度信息,白光干涉模块则对镜面反射区域进行纳米级粗糙度分析。三通道数据在0.3秒内完成融合,生成可溯源的三维点云,使涡轮叶片冷却孔位置度误差控制在±2 µm以内。
针对航天铝合金薄壁件易变形难题,系统内置的“动态补偿算法”可在测量过程中实时监测环境温度与零件应力变化,自动修正热漂移及夹持变形带来的偏差。实际测试表明,在22 ℃±0.5 ℃的恒温车间内,重复测量精度σ值稳定在0.8 µm,满足GJB 909A-2021对航天精密零件的严苛要求。
此外,设备开放的MES接口可直接对接生产管控系统,测量数据以Q-DAS格式实时上传,触发不合格品自动分拣。统计显示,自系统上线三个月以来,某型号卫星支架的返工率由1.4‰降至0.2‰,单批次检验周期缩短42%,显著提升了航天批量制造效率。
随着深空探测任务对轻量化、高可靠结构的持续需求,此类高精密影像测量技术将进一步扩展至火箭贮箱网格壁板、卫星光学支架等关键部件,为我国航天器在极端环境下的长寿命运行奠定质量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