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测量仪器作为一种高精度的测量工具,在机械制造、电子、汽车和航天航空等领域广泛应用。然而,任何测量仪器都会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这是不可避免的。以下是关于影像测量仪器测量误差的一些详细分析。
影像测量仪的误差来源
影像测量仪的误差来源可以分为几类,包括硬件误差、环境误差和操作误差等:
1.硬件误差:这类误差主要来源于仪器本身的制造过程,包括光栅计数尺的误差、工作台移动时存在的直线度、角摆带来的误差、工作台两测量轴垂直度带来的误差、显微镜光轴与工作台不垂直带来的误差等。
2.环境误差:环境条件如温度变化也会影响测量精度。温度变化会导致材料膨胀或收缩,从而影响测量结果。
3.操作误差:操作员在设置影像仪的一些参数时,如果操作不当或设置错误,也可能导致测量误差。
影像测量仪的测量不确定度
影像测量仪的测量不确定度通常以特定公式表示。例如,应用于工程现场测量的影像测量仪,通常其分辨率为0.001mm,测量不确定一般为(3+L/200)um左右,其中L为测量长度(mm)。应用于精密计量、量值传递等高精度测量领域的影像测量仪,测量不确定度一般优于(1.0+L/300)um。
影响因素
影响影像测量仪测量误差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CCD摄像头畸变:由于摄像机的制造和工艺等原因,入射光线在通过各个透镜时的折射误差和CCD点阵位置误差等,光学系统存在着非线性的几何失真,使得目标像点与理论像点之间存在多种类型的几何畸变。
测量方法:不同的图像处理技术带来的识别、量化误差。例如,图像的边缘是图像的基本特征,是物体的轮廓或物体不同表面之间的交界在图像中的反映。边缘轮廓是人类识别物体形状的重要因素,也是图像处理中重要的处理对象。在图像处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边缘提取,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中边缘提取有很多不同的方法,选用不同的提取方法会对同一个被测件的边缘位置产生不小的变化。
导向机构产生的误差:导向机构产生的误差对影像测量仪来说主要是机构误差中的直线运动定位误差。
安装误差:安装误差指的是在安装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设备本身的问题导致的误差。
综上所述,影像测量仪的测量误差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尽可能减小这些误差,需要在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选择高质量的镜头、优化图像处理算法、控制环境条件、确保正确的操作和维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