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前的准备
检查外观:
检查量爪和测量面是否有灰尘、油污、锈蚀、磨损或刮伤等情况。如果存在灰尘和油污,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而锈蚀、磨损或刮伤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例如游标类量具,使用前要先把量爪和测量面的灰尘和油污等擦干净。
确认零位:
对于一些量具,如外径千分尺使用前,应先用相应的校对量棒校对零位;游标类量具使用前需检查游标是否在零位。这一步骤能确保测量起始点的准确性,从而保证整个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清洁工件测量面:
在使用检具测量仪器测量工件之前,要先清除工件测量面的毛边、油污或渣屑等,防止这些杂质影响测量的精度。
二、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正确的接触方式:
测量与工件的接触:测量时与工件接触应适当,不可偏斜。例如使用百分表(千分表)测量圆柱形工件时,测杆轴线应与圆柱工件直径方向一致;使用杠杆百分表应尽可能使测杆的轴线垂直于工件表面;内径百分表在调整及测量工件中,测头应与被测孔径垂直等。偏斜的接触可能会使测量力不均匀,进而导致测量误差增大。
避免用手触及测量面:保护工量具,防止手上的汗液或污垢对测量面造成腐蚀或者污染,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和量具的使用寿命。
合适的测量力:
测量力应适当,过大的测量压力会产生测量误差,容易对工量具有损伤。例如使用外径千分尺时,两测量面将与工件接触时,要使用测力装置,不要转动微分筒,这样可以控制合适的测量力,避免因测量力不当造成的问题。
工件的正确夹持:
工件之夹持方式要适当,以免测量不准确。不合适的夹持方式可能会使工件变形,从而影响测量结果的真实性。
特殊情况的处理:
避免测量转动中的工件:不可测量转动中的工件,以免发生危险,同时转动的工件也无法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不强推量具:不要将工量具强行推入工件中或夹虎钳上使用,这样可能会损坏量具或者工件。
正确操作特殊量具:特殊量具的使用,应遵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来使用,不同的特殊量具都有其独特的操作规范,按照规范操作才能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量具的正常使用。
三、使用后的维护
清洁保养:
使用后,应清洁干净量具,去除测量过程中沾上的油污、灰尘等杂质。例如游标类量具使用完毕后,要擦拭干净,放入量具盒内,防止生锈和弄脏。
防锈处理:
将清洁后的工量具涂上防锈油,存放于柜内。防锈油可以在量具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其生锈,延长使用寿命。
避免混放:
量具应避免与磁、酸、碱等腐蚀性介质混放,以免影响正常使用。腐蚀性介质可能会腐蚀量具的表面,破坏其精度和结构完整性。
定期检查与校验:
需要定期检验记录薄,必要时再校正一次。应定期检查储存工量具的性能是否正常,并作成保养记录;应定期检验,校验尺寸是否合格,以作为继续使用或淘汰的依据,并作成较验保养的记录。
正确存放:
将待使用的工量具及仪器整齐排列为适当位置,不可重叠放置。易损的工量具,要用软绒布或软擦拭纸铺在工作台上(如:光学平镜等)。这样的存放方式可以避免工量具之间相互挤压、碰撞而造成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