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航展上,一款专为航天器精密制造打造的三次元影像仪系统首次公开亮相,其将亚微米级非接触测量、多传感器融合与航天级环境适应性集于一体,为卫星舱段、火箭发动机喷管等关键部件提供全流程质量控制解决方案,引发业内高度关注。
系统核心功能围绕“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兼容性”展开:采用蓝光结构光与激光共聚焦双模扫描,可在30秒内完成直径2 m以内复杂曲面0.5 μm级点云采集;内置的航天级减振平台与主动温控模块,使设备在0 ℃-45 ℃、0.1 g振动环境下仍保持±0.3 μm重复精度;多元传感接口支持共聚焦白光、光谱共焦、接触式探针等五种探头即插即用,实现同一坐标系下几何尺寸、表面粗糙度、涂层厚度一站式检测。
针对卫星太阳翼铰链、姿控发动机微喷孔等典型航天零件,系统内置AI缺陷识别算法,可在测量过程中实时比对CAD数模,自动标记裂纹、毛刺、孔位偏差等缺陷,并生成符合QJ 1842A-2011航天标准的检测报告;同时,通过数字孪生接口将实测数据实时回传MES系统,实现工艺参数闭环优化,单批次零件调试时间缩短40%。
现场演示环节,技术人员对某型号卫星推进剂贮箱焊缝进行扫描,仅用90秒即完成全长1.2 m环形焊缝三维形貌重建,焊缝余高、咬边、未熔合等缺陷的识别准确率超过99%;与会专家指出,该设备将传统需要三工位、两小时完成的检测流程压缩至单机单工位三分钟,显著提升航天器批产效率。
随着商业航天进入高密度发射阶段,卫星与火箭的批量化、轻量化制造对精密测量提出更高要求;此次亮相的航天级三次元影像仪不仅填补了国内大尺寸复杂曲面亚微米级在线检测空白,也为后续深空探测器、可重复使用火箭等新一代航天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