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次元影像仪助力汽车精密制造跃升

2025.10.19

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双重浪潮下,汽车零件的微米级精度已成为整车性能与安全的核心指标。上海最新落地的三次元影像仪,通过多元传感融合与AI算法,将车身冲压件、电池壳体、激光雷达支架等关键部件的测量效率提升3倍,单件检测时间缩短至18秒,为上海及周边整车厂实现“零缺陷”交付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该设备采用双光学路径设计:白光干涉仪负责纳米级表面粗糙度扫描,高分辨率CCD完成轮廓与孔位同步捕捉;内置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实时补偿温漂,确保在22℃±0.5℃的恒温车间内,重复精度仍可稳定在0.8μm以内。针对汽车铝合金压铸件的复杂曲面,系统可自动生成2000万点云,并在30秒内完成GD&T全项比对,显著优于传统接触式三次元。

在软件层面,三次元影像仪搭载的自学习AI模块,可依据历史大数据预测刀具磨损趋势,提前向MES系统推送换刀指令,使冲压线停机时间下降27%。同时,开放的Q-DAS接口让测量结果直接写入汽车厂的质量追溯码,实现从原料卷号到整车VIN号的全链路闭环管理,满足IATF 16949对可追溯性的严苛要求。

目前,该方案已在某新能源车企的电机壳体产线完成验证:首批1000件样品的Cpk值由1.33提升至1.87,后续批量生产的不良率降至3PPM,每年为单条产线节省返工成本约420万元。随着上海智能制造2025计划的推进,三次元影像仪正被复制到更多底盘、热管理及功率半导体模块的精密检测场景,持续为汽车产业的高质量跃升注入“上海精度”。

请填写个人信息
提 交

已收到您的个人信息,
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与您联系。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