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测量仪是一种高精度测量设备,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和科研领域。为了确保影像测量仪的正常运行,提高数据质量,保障数据安全,必须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像测量仪安全操作规程:
一、开机前的准备
检查电源线、影像数据线、控制卡数据线等是否连接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未经处理不得开机。
移除仪器工作平台上所有的工件及其他物品,防止仪器开机自检时碰撞。
二、操作步骤
打开计算机电源开关,启动操作系统。
打开影像测量仪电源开关,开始自检工作。自检运行结束以摄像头LED灯全开并全灭为信号。
待自检完毕后,启动测量软件,输入用户名、密码,进入主界面。
将待测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
移开工作平台使工件成像在可视范围内,调节光源、Z轴位置、镜头放大倍数,使图像成像清晰、大小适宜。
在软件中设置测量相关参数和显示相关参数。
根据工件的实际形状,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将测量结果输出为Word格式、Excel格式、TXT文本格式或者HTML超文本格式的报表文件,还可以保存为DXF格式的图纸文件。
测量完成后,先关闭软件,再关闭影像测量仪,最后关闭计算机。关闭后盖好防尘罩。
三、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需经专业培训方可操作影像测量仪。
必须严格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操作,严禁盲目操作。仪器运行过程中,测头移动范围内禁止放置物品或倚靠仪器。
影像测量仪为高精度仪器,应尽量保证无灰尘。虽然防尘罩对影像测量仪有一定防护作用,但仍应定期清洁。
使用90-264VAC,47-63Hz,10Amp下的稳定电源,以确保仪器正常运行。
环境温度尽量保持在20±1℃,过高或过低的环境温度将影响测量精度。禁止在偏高或偏低温度下调整仪器精度。
保持环境湿度在30%至80%之间。
四、维护和保养
在放置工件时,应轻拿轻放,防止损伤玻璃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