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代光学影像量测仪在航天器关键部件检测中实现±0.8 μm重复精度,标志着国产高端影像测量系统正式迈入亚微米时代。该设备通过多元传感融合与AI算法补偿,在真空、高低温交变等极端工况下仍保持数据稳定,为卫星姿控飞轮、液体火箭喷注器等核心零件提供全尺寸闭环验证。
技术层面,系统采用双高分辨率CCD与激光共聚焦同轴设计,配合纳米级光栅尺闭环反馈,将传统影像测量的边缘拟合误差降低至0.3 μm以内;新引入的温漂实时补偿模块可在-50 ℃~120 ℃范围内自动修正热变形,确保航天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在热真空试验后的尺寸复测精度。
功能扩展上,设备支持五轴联动扫描与旋转台360°无死角取像,单次测量可同时输出几何尺寸、表面粗糙度及3D轮廓数据;AI缺陷识别算法对0.02 mm级微裂纹检出率达到99.2%,较上一代提升17%,大幅缩短航天器管路焊缝的质检周期。
应用验证阶段,该量测仪已完成某型号卫星推进舱支架的全批次检测,将原本需要三坐标机+人工复检的8小时流程压缩至28分钟,单件成本下降62%;其非接触特性避免薄壁钛合金零件装夹变形,使燃料贮箱焊缝熔深测量不确定度控制在1.5 μm以内,满足长征系列火箭对密封性的严苛要求。
随着航天任务向深空探测与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演进,微米级精度已成为保障在轨寿命与安全冗余的硬指标;此次光学影像量测仪的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航天级亚微米检测装备空白,也为后续重型火箭、可返回式卫星的批量化制造奠定了数据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