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OGP投影技术近日在航天器关键部件检测中实现毫米级精度突破,标志着高精密非接触测量系统在极端工况下的可靠性再上新台阶。该技术通过多元传感融合与亚像素级算法,将传统影像测量误差压缩至±0.01 mm以内,为火箭燃料舱焊缝、卫星支架孔位等核心环节提供实时三维数据,显著提升装配一次合格率。
技术核心在于“多频结构光+AI补偿”双引擎:投影模组以每秒120帧的频率投射高密度条纹,高灵敏度工业相机同步捕获变形光栅;AI算法基于航天材料反射特性库,对热变形、表面氧化造成的相位漂移进行动态补偿,确保在-50 ℃至+80 ℃的真空模拟环境中仍保持0.3秒全幅面扫描速度。
与传统接触式三坐标测量相比,该方案无需贴点或耦合剂,避免了对航天铝合金薄壁件的潜在划伤;同时,其开放式龙门结构可容纳直径2.6 m的燃料贮箱,实现360°无死角测量。实测数据显示,某型号液氧管路法兰的128个螺栓孔位置度检测时间由45分钟缩短至6分钟,效率提升7倍。
目前,该技术已扩展至航天复合材料舵面、太阳能电池基板等复杂曲面检测场景。通过模块化光源切换,系统可适配碳纤维哑光、镀金反射膜等不同光学特性表面,配合0.1 μm分辨率的激光共聚焦模块,实现孔隙率与纤维走向的同步分析,为下一代可重复使用火箭的轻量化设计提供数据闭环。
随着深空探测任务对结构可靠性要求趋严,OGP投影技术正成为航天制造数字孪生的关键节点。其毫米级精度与高速扫描能力的结合,不仅缩短了发动机迭代周期,更通过云端SPC系统实现全球供应链质量数据实时共享,推动航天工业向智能制造全面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