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米级影像仪护航航天器制造精度跃升

2025.11.15

  新一代微米级影像仪通过亚微米级非接触测量与多元传感融合,正在把航天器零部件的制造误差压缩至头发丝的1/50,全面覆盖推进舱、姿控发动机喷嘴、太阳翼铰链等关键部位,实现从“毫米级”到“微米级”的精度跨越,为整星装配提供可量化的质量护航。

  该设备采用高分辨率光学镜头与激光共聚焦复合路径,可在0.3秒内完成128层断层扫描,配合AI边缘计算算法,实时输出三维点云数据,重复精度稳定在0.8μm以内;同时内置温度补偿模块,在±5℃工况漂移下自动修正热变形,确保24小时连续作业数据一致性。

  在航天器贮箱焊缝检测环节,微米级影像仪通过蓝光偏振成像捕捉0.2μm级微裂纹,相较传统涡流探伤效率提升4倍;对于碳纤维支架的复杂曲面,五轴联动传感器阵列实现360°无死角扫描,自动生成GD&T报告,使单件检测时间由45分钟缩短至6分钟,直接支撑批量星座项目节拍需求。

  产线实测数据显示,引入该影像仪后,某型号卫星推进系统密封面一次交验合格率从92.7%升至99.4%,返修工时下降38%,单颗卫星综合制造成本降低约210万元;后续型号将扩展至火箭发动机涡轮泵叶片冷却孔测量,预计可再压缩15%的装配余量,为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减重增效。

  随着深空探测任务对轻量化、高可靠结构的极致追求,微米级影像仪正从实验室走向脉动产线,其数据接口已兼容MBD数字孪生平台,实现测量-反馈-修正闭环,未来两年有望在更多航天器核心部件产线完成规模化部署,持续推动中国航天制造向“零缺陷”演进。

请填写个人信息
提 交

已收到您的个人信息,
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与您联系。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