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非接触光学影像仪已在我国某重点航天项目批量部署,其三维复合传感与亚微米解析能力使火箭发动机喷注盘、涡轮叶片等关键部件的形位公差检测效率提升3倍,一次扫描即可同步完成尺寸、轮廓与表面缺陷评估,成为保障发射任务零失误的“隐形守门员”。
设备采用双频激光干涉标尺与高速CMOS全域快门,在300 mm×300 mm测量范围内实现0.3 μm重复精度;多谱段LED同轴光、环形光与斜射光可智能切换,轻松识别0.5 μm级微裂纹。内置AI边缘计算模块实时比对CAD数模,自动生成六西格玛统计报告,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面对航天铝合金、钛合金及碳纤维复材的多元特性,系统通过可变光谱共焦传感器补偿反射率差异,避免传统接触式探针造成的划痕或压痕。温湿度补偿算法可在18–22 ℃、35–55 %RH工况下保持±0.2 μm稳定性,确保发动机舱段在极端温差试验后的形变数据可追溯。
项目应用数据显示,单台仪器每日可完成120件涡轮叶片全尺寸检测,较传统三坐标缩短65 %时间;配合自动上下料机器人,全年可节省人力成本约240万元,同时将废品率由0.8 %降至0.05 %,为高密度发射排期提供了可靠的质量闭环。
随着深空探测任务对轻量化、高可靠零部件提出更高要求,非接触光学影像仪将持续迭代飞秒激光辅助测量与数字孪生预测功能,进一步缩短航天器制造周期,助力我国航天事业迈向更高精度的星辰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