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代光学测量仪通过多频激光干涉与亚像素边缘识别技术,将航天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测量不确定度压缩至0.8 μm以内,标志着我国航天制造精度正式迈入亚微米时代。该设备可在1200 mm大行程内保持±0.3 μm重复性,为涡轮叶片、燃料喷嘴等核心组件的批量一致性提供了可溯源的计量保障。
系统采用五轴联动扫描与蓝光共聚焦复合传感,可在同一坐标系下同步获取几何尺寸、表面粗糙度与轮廓度数据,单件检测时间由传统三坐标的45 min缩短至6 min,效率提升7倍。其智能温度补偿算法可实时修正18 ℃~28 ℃范围内的热漂移,确保发动机在极端工况模拟中的数据可靠性。
在航天应用验证中,该光学测量仪对某型氢氧发动机喷注器盘700余个φ0.2 mm微孔进行全检,孔位精度CPK值达到2.33,优于设计指标30%。非接触测量避免了薄壁件变形,使燃料流量控制误差降至0.12%,直接提升燃烧效率1.8%,为深空探测任务节省推进剂约50 kg。
面向未来,设备预留的AI缺陷预测模块可基于历史数据提前14天预警刀具磨损,减少航天发动机试车前90%的返工风险。随着微米级精度闭环控制的全面落地,光学测量技术将成为支撑下一代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批产的核心基础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