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检测仪作为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在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能够进行非接触式的测量,适用于弹性、脆性材料的测量,特别适合于角度测量。以下是使用影像检测仪进行角度测量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1. 准备工作
确保影像检测仪和被测对象处于稳定的状态,并使它们适应环境的光照条件。准备工作还包括使用检测仪的标定功能,在测量前对设备进行标定,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根据影像检测仪的功能,选择适合测量角度的工具。部分影像检测仪可以提供线段测量工具、角度测量工具或锚点测量工具。
3. 选择参考线
在影像测量软件中,选择用于测量角度的参考线,如物体的边缘、线段或其他适合的特征。
4. 测量角度
使用选择的测量工具,在参考线上选择角度测量点,并依据软件指引进行测量。根据软件的功能,可能需要选择两个或更多点来计算角度。
5. 提高测量精度的技巧
直线采集尽量长
由于屏幕显示有限,加上放大倍率较大,屏幕显示部分的工件尺寸实际只有几毫米。因此,很多测量人员在检测的时候习惯只在屏幕显示部分上采集点、线元素。如果采集的点有偏差,所采线段越短,那么所测得的角度值偏差就会越大,线段越长,测得的角度值偏差就会越小。所以我们在测量角度的时候,尽量将角度两边的线采集长些,如果屏幕显示范围太小,可以移动工作台,在角度所在直线的起点位置附件采一点,然后在终点位置采一点,这样所测角度误差将会大大减小。
回归直线偏差小
有很多检测人员反应,在测量角度时,重复精度很差,同一个人同样的方法,两次测量重复误差达到0.5度之多。因此,如果我们使用多点寻回归直线的方法来确定角度的两边,所采直线会更贴近被测工件的实际边线,直线偏差就会减少,同时,测量误差也会减少许多,测值重复性大大改善。
放大倍率尽量大
很多机械零件,被测角度边线很短,只有2mm~3mm。如果我们还使用镜头最小档0.7,或者1来采点测量的话,工件成像也只有48mm~120mm,采点偏差会给测量值带来很大影响。如果我们换用放大倍率3或者4的话,工件成像能达到240mm~480mm,图像边缘的真实情况更容易观察,采点偏差将会降到最低。不过,这种方法也带来了很多不便,图形过大,显示窗口只能显示很小一部分,但对于操作熟练的检测人员和追求高精度的品管来说,这些应该都不是问题。
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帮助用户提高使用影像检测仪进行角度测量的精度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