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工作
检查仪器及配件:确保所有仪器及配件完好无损,并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这包括检查探针、电缆、电源适配器等。
设置工作环境:确保工作环境干净、无尘,并且温度适宜。避免在极端温度或湿度条件下使用仪器。
安装与校准
安装探针:将探针正确安装到主机上,确保连接稳固。
校准仪器:使用专用的校准套件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精度。校准周期一般为6个月至2年。
测量步骤
预处理目标物:将目标物提前静置在测量室5小时以上,使其与室温(通常为20°C)达成平衡,防止热膨胀导致的误差。
定位与固定:使用夹具等工具将目标物正确定位在测量仪上,确保其稳定不动。
启动测量仪:打开测量仪电源,根据设备的使用步骤进行操作。
进行测量:通过控制探针或激光沿目标物表面移动,记录测量数据。注意测量方向和速度,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数据处理:将测得的数据导入计算机,作为3D-CAD等数据使用。部分机型还能进行0.1µm量级的测量,但要达到所需的测量精度,必须要实施妥善的使用及管理。
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探针:必须选择与目标物形状及测量用途相符的探针。
避免划伤表面:在测量半导体等表面时,避免使用金刚石材质的触针,以防划伤表面。
保持清洁:使用前后应用软毛刷刷去仪器表面的灰尘,并保持仪器及其配件的清洁。
防止震动和撞击:在搬运和存放仪器时,应避免仪器受到震动和撞击,确保其精度和稳定性。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测量数据不稳定:可能是由于环境温度变化或仪器未校准导致。应确保工作环境温度恒定,并定期校准仪器。
探针损坏或磨损:应及时更换或修理探针,以确保测量精度。
数据导入失败:检查计算机与测量仪之间的连接是否正常,确保数据传输顺利。
通过正确的安装、校准和操作步骤,可以确保3D测量仪器的精确性和稳定性,从而获得可靠的测量数据。在使用过程中,还需注意维护和保养仪器,避免因外部因素导致的测量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