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套专为骨科手术设计的医疗级高端光学测量系统正式投入临床使用。该系统通过非接触式多元传感技术,将术前规划、术中实时导航与术后评估整合为闭环流程,使截骨、置钉等关键步骤的误差控制在0.05 mm以内,显著降低二次翻修率。其医疗级洁净外壳与抗菌涂层可直接进入手术室,满足ISO 13485及FDA 510(k)双重认证要求。
系统核心由双目光学探头、激光共聚焦传感器与AI影像引擎组成。光学探头在0.3秒内完成骨骼表面300万个点云采集,激光共聚焦同步测量深部髓腔形貌,AI引擎则通过术前CT数据与术中实时点云配准,生成亚毫米级3D导航图。医生佩戴的AR头显可将导航图直接叠加于术野,实现“透视”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平均18分钟。
在复杂关节置换场景中,系统可自动识别髋臼磨损边界并计算最优磨削轨迹;在脊柱钉道定位中,通过实时追踪钻头深度与角度,避免穿透椎弓根皮质。术后,设备继续以光学追踪方式监测植入物位移,数据云端同步,为康复计划提供量化依据。临床前验证显示,其置钉准确率由传统92%提升至99.2%,辐射暴露降低90%。
目前,该技术已在多家三甲医院完成超200例临床试用,涵盖创伤、关节、脊柱三大亚专科。研发团队透露,下一步将引入机器人联动接口,实现全自动截骨与置钉,预计2026年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随着医疗级光学测量技术的普及,骨科手术正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据驱动”的精准医疗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