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光学测量仪通过亚微米级非接触扫描,为航天器涡轮叶片、燃料喷嘴等关键部件提供全流程无损检测,将缺陷识别精度提升至0.3μm,检测效率提高4倍,已在国内某型号运载火箭试制阶段成功应用。
该设备采用多频共焦白光干涉与AI图像融合算法,可在不破坏涂层的前提下,一次性获取表面粗糙度、微裂纹、孔隙率等12项几何与材料参数;三维点云数据实时与CAD模型比对,偏差以色谱云图直观呈现,定位误差≤±1μm。
针对航天级钛合金、碳纤维复材等反射率差异大的材质,系统内置自适应光源与偏振滤光模块,自动调节光强与角度,避免高反光造成的信息丢失;同时支持-40℃~120℃环境模拟,确保真空热循环后的形变数据可追溯。
检测流程实现全数字化:机械臂自动上料→光学扫描→云端AI分析→数字报告回传MES,全程耗时≤90秒;历史数据以时间轴形式存档,为后续批次优化提供闭环反馈,单条产线年节省返工成本约280万元。
随着深空探测任务对可靠性要求持续升级,光学测量仪正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线,其零接触、高精度、全数据留痕的特性,将成为保障航天器长寿命、高安全运行的核心质检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