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高分辨率光学影像测量系统近日在航天精密部件检测环节完成验证,可在不接触、不拆卸的前提下,对涡轮叶片、燃料喷嘴等关键零件实施微米级缺陷识别,整体检测效率提升40%,为高密度发射任务提供了可靠质量闭环。
系统采用多频共焦白光干涉与亚像素边缘提取算法,横向分辨率达0.5 μm,Z轴重复精度±0.3 μm,可在30秒内完成一次360°全景扫描,自动生成三维点云并与CAD数模实时比对,红色高亮区域即潜在裂纹或形变位置,检测人员无需二次定位即可直接复核。
在航天涡轮泵壳体测试中,设备通过偏振滤光与AI去噪技术,成功识别出0.02 mm宽度的应力腐蚀微裂纹,较传统渗透探伤提前72小时发现隐患,避免了后续整机返工。实测数据显示,单件检测耗材成本降低90%,碳排放下降约3 kg。
系统支持一键式自动化程序:载入工件→自动对焦→扫描→AI判定→输出报告,全过程3分钟完成,可与MES系统无缝对接,实现批次质量追溯。同时,开放式SDK允许用户自定义缺陷分类模型,满足新型复合材料、增材制造零件的快速迭代需求。
随着商业航天发射频次逐年递增,零损伤、高效率的光学影像测量技术已成为保障飞行安全与成本控制的核心手段,未来将进一步扩展至火箭贮箱焊缝、卫星光学支架等更复杂结构的在线监测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