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测量技术重塑汽车模具精度新标准

2025.10.23

  最新一代三维测量系统通过多传感器融合与AI算法,将汽车冲压模具的检测周期从传统48小时压缩至3小时,整体精度提升至±2μm,为整车开发节省约15%的时间成本。该技术已在多家主机厂的侧围、四门两盖模具验证线投入使用,成为缩短新车上市周期的关键工具。

  系统核心由高速蓝光结构光、激光跟踪与接触式探针组成,可在同一坐标系内完成自由曲面、锐边及深孔的全尺寸采集。蓝光扫描单次幅面达600×450mm,点云密度最高1200万点/秒,配合自动转台实现360°无死角测量;激光跟踪仪实时补偿温度漂移,确保车间环境下±5μm的重复精度;微触发探针则负责关键孔位与螺纹的亚微米级验证。

  AI缺陷识别模块基于3000套模具历史数据训练,可在扫描完成后30秒内输出热图报告,自动标记回弹、磨损及加工残留区域。工程师通过交互式3D比对界面,直接调取CAD公差带并生成补偿加工路径,使模具调试次数由平均7次降至2次,单套模具节省材料损耗约80kg。

  产线集成方案采用AGV+导轨混合输送,模具从机台到测量工位仅需90秒,测量数据通过5G网络同步至MES系统,实现质量追溯与工艺参数闭环优化。某车企实测显示,侧围模具试模阶段的一次合格率从78%提升至94%,每年减少因尺寸偏差导致的报废成本超1200万元。

  随着碳化硅传感器与量子点光源的进一步应用,三维测量系统有望在2025年将汽车模具检测精度推进至亚微米级,同时支持铝合金、碳纤维等轻量化材料的复杂形面分析,为下一代电动平台的高集成度车身制造提供数据底座。

请填写个人信息
提 交

已收到您的个人信息,
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与您联系。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