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元测量仪助航天器精度跃升

2025.11.02

  新一代航天器对结构件形位公差提出亚微米级要求,三次元测量仪器通过多元传感融合技术,将整体测量不确定度压缩至0.3 μm以内,使涡轮叶片、燃料喷注器等核心部件的合格率由92%提升至99.7%,直接支撑长征系列火箭连续成功发射纪录。

  设备采用复合式光栅尺与激光干涉仪双闭环反馈,X/Y/Z轴线性精度分别达到0.15 μm、0.12 μm、0.1 μm;配合五轴联动扫描测头,可在30秒内完成直径500 mm复杂曲面3D建模,相较传统接触式测量效率提升8倍,同时避免探针划伤镀金膜层。

  针对航天铝合金蜂窝夹层结构易变形难题,系统内置温度补偿算法,实时修正20 ℃±0.1 ℃恒温舱内的材料热膨胀误差;结合AI边缘计算,自动识别焊缝余高、铆钉齐平度等12类缺陷,漏检率低于0.05%,满足载人航天器密封舱Ⅰ级焊缝验收标准。

  在卫星太阳翼铰链装配环节,三次元测量数据通过数字孪生接口直接驱动机器人校准,使展开角度误差从±0.05°降至±0.01°,确保在轨展开一次成功率100%;该工艺已应用于北斗三号组网卫星,累计节省地面调姿燃料15%以上。

  随着深空探测任务推进,测量系统正向真空兼容、抗辐射方向迭代,未来可在月球基地原位制造中实现毫米级月壤成型件在线检测,持续拓展航天精密制造边界。

请填写个人信息
提 交

已收到您的个人信息,
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与您联系。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