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光学测量系统以亚微米级精度、全闭环数据链和AI缺陷预警为核心,正在航天结构件生产线上实现“零缺陷”目标。系统通过多光谱共焦传感器与高速影像三次元协同,可在30秒内完成涡轮叶片全曲面扫描,将传统三坐标检测效率提升6倍,同时将漏检率降至0.3 ppm以下。
在功能层面,设备采用五轴联动光学扫描架构,配合蓝光条纹投影与激光共焦双模融合,实现复杂曲面0.8 μm的重复精度;内置的深度学习算法可在扫描过程中实时比对CAD模型,自动标记超差区域并生成3D热力图,使操即刻定位问题源。系统还支持多工件并行测量,通过环形LED无影照明消除反光干扰,确保碳纤维舱段边缘R角数据完整。
特点方面,模块化传感仓可在2分钟内完成探针、光谱共焦或白光干涉单元的切换,适应不同材料反射率;真空吸附治具与气浮隔振平台将环境振动抑制到0.1 μm以内,满足火箭燃料阀体0.5 μm同轴度要求。云端质量大数据平台则把每一次测量结果与材料批次、工艺参数关联,形成可追溯的数字孪生档案。
最新落地数据显示,某型号姿控发动机壳体在引入该系统后,单件检测时间由45分钟缩短至4分钟,批次报废率从1.2%降至0.05%,每年节省钛合金原材料约280 kg。随着航天发射频次提升,光学测量系统正成为保障高密度、高可靠制造的“隐形质量卫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