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三次元赋能航天器微米级制造新纪元

2025.11.14

  最新一代影像三次元测量系统以亚微米级精度与多传感融合能力,正在重塑航天精密制造流程。通过高速光学扫描、激光共聚焦与白光干涉协同工作,系统可在30秒内完成复杂涡轮叶片全尺寸检测,将传统三坐标检测效率提升4倍,同时把关键尺寸公差控制在±0.8μm以内,为发动机核心部件批量交付提供可靠数据闭环。

  系统核心优势体现在三大技术模块:首先,0.1μm分辨率的亚像素边缘算法可识别叶片前缘0.05mm的细微缺陷;其次,五轴联动测量路径规划软件自动生成无碰撞轨迹,使整体扫描时间缩短至原来的25%;最后,AI缺陷分类引擎基于10万组航天样本训练,对裂纹、烧蚀、涂层剥落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9.2%,大幅降低人工复检负荷。

  在航天器贮箱焊缝检测场景中,影像三次元系统展现出独特价值。其蓝光扫描模块可在200℃高温工件表面直接作业,通过相位偏折技术捕捉0.01mm级咬边缺陷;配合实时温度补偿算法,热变形引入的测量误差被压缩至0.3μm以内。某型号燃料贮箱经该系统全检后,焊缝一次合格率从92%提升至99.7%,单件检测耗时由45分钟降至6分钟。

  面向未来深空探测任务,系统已集成太空级抗辐射传感器组件,可在真空环境下连续工作500小时。其轻量化碳纤维结构使整机重量降至28kg,便于空间站舱内部署。随着可展开式测量臂技术的成熟,预计在轨维修时,航天员仅需15分钟即可完成太阳能板铰链的微米级形位公差检测,为长期在轨运行提供新的质量保障手段。

请填写个人信息
提 交

已收到您的个人信息,
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与您联系。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