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代自动测量仪器已在航天精密制造环节完成批量部署,通过多元传感融合与AI算法,将关键零部件尺寸检测效率提升42%,整体良率稳定在99.7%以上,为后续高密度发射任务奠定数据基础。
功能亮点:设备集成激光共焦、白光干涉与影像三次元三种非接触测量模式,可在同一工位完成微米级轮廓、亚微米级粗糙度及毫米级几何尺寸的全维度扫描;内置的温湿度补偿模块可实时修正航天铝合金因昼夜温差带来的热变形误差,确保±0.8 μm重复精度。
智能流程:系统通过数字孪生技术预演测量路径,将传统人工示教时间从45分钟压缩至90秒;测量数据经边缘计算节点即时分析,自动生成符合航天Q/QJA标准的检测报告,并与MES系统无缝对接,实现异常尺寸自动锁机与工艺参数闭环修正。
应用成效:在最新批次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壳体生产线上,该仪器单班可完成120件复杂曲面检测,较上一代三坐标方案节省60%节拍时间;缺陷追溯时间由小时级降至分钟级,为高密度发射任务提供了可靠的质量数据支撑。
随着航天器结构日益复杂,自动测量仪器正从“质检工具”升级为“工艺大脑”,未来将通过云端协同进一步优化测量策略,持续推动航天制造向更高精度、更高效率演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