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测量系统助力航天器微米级装配精度革命

2025.11.22

  新一代3D测量系统通过融合多元传感与AI算法,将航天器结构件装配公差压缩至微米级,实现从毫米到微米的跨越式精度提升,为深空探测任务奠定可靠基础。

  系统核心由高精度光学影像仪、激光跟踪仪及白光干涉仪组成,可在同一坐标系内同步采集几何尺寸、形位误差与表面微观纹理。非接触扫描避免传统接触式探针带来的二次变形,扫描频率达每秒30万点,单点重复精度≤0.3 μm,确保复杂曲面与薄壁舱体的完整数据获取。

  在装配现场,系统通过实时比对数字孪生模型与实测数据,自动生成微米级补偿指令。实验数据显示,某型号燃料贮箱法兰面平面度由8 μm降至1.2 μm,对接螺栓预紧力离散度下降62%,整舱泄漏率降低至1×10⁻⁹ Pa·m³/s,满足深空低温环境下的长期密封要求。

  软件层引入自适应温度补偿算法,可消除碳纤维复合材料在±20 ℃温差下的热变形影响;同时,基于深度学习的缺陷识别模块能在0.8秒内检出0.05 mm²的裂纹或夹杂,误报率低于0.1%,大幅缩短人工复检时间。

  随着系统向模块化、轻量化演进,其体积已缩减至传统方案的1/4,可直接嵌入洁净室装配线,实现“边装配、边测量、边修正”的闭环控制。未来,该技术将扩展至卫星星座批量化生产,推动航天制造进入“微米级工业4.0”时代。

请填写个人信息
提 交

已收到您的个人信息,
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与您联系。

返 回